为切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6月22日,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近180名学生代表前往内蒙古哈民遗址博物馆和通辽“红色研学”主题场馆—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哈民遗址作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和“西辽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证了西辽河流域科尔沁地区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源,对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研究价值巨大,也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和中华文明教育的现场教学点。在哈民遗址,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参观了五千年前人们所建造的房屋遗址,了解了哈民文化,深刻认识到哈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历史价值弥足珍贵。
参观现场
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以红色革命历史研学教育为主要内容,打造了集党史、中国革命发展史、民族复兴教育等于一体的时代课堂、人文课堂和红色课堂。其中党的一大至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长廊,以时间为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伟大历程的不朽丰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一场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代表们感受到了那段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顺应新时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参观现场
哈民遗址和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挂牌建设的实践研学基地。近两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哈民遗址、麦新纪念馆、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等多家单位签订了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与各实践基地在实践研学、开发红色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大思政课”师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研学基地的育人功能,不断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本次组织学生赴哈民遗址和正北方红色研学基地开展的实践研学活动,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史前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重温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体悟与理解,更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将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将把所学所感所思转化为自觉行动,勤学善思,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铭记历史,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合影